11.2 保溫隔熱構造
本章其他內容:
11章 輕鋼別墅保溫、隔熱與防潮—11.1 一般規定
11章 輕鋼別墅保溫、隔熱與防潮—11.2 保溫隔熱
11章 輕鋼別墅保溫、隔熱與防潮—11.3 防潮構造
11.2.1 輕鋼別墅外墻保溫隔熱可在墻體空腔中填充纖維類保溫材料和(或)在墻體外鋪設硬質板狀保溫材料。采用墻體空腔中填充纖維類保溫材料時,熱阻計算應考慮立柱等熱橋構件的影響,保溫材料寬度應等于或略大于立柱間距,厚度不宜小于立柱截兩高度。
11.2.2 輕鋼別墅屋面保溫隔熱可采用保溫材料沿坡屋面斜鋪或在頂層吊頂上方平鋪的方法。采用保溫材料在頂層吊頂上方平鋪的方式時,在頂層墻體頂端和墻體與屋蓋系統連接處,應確保保溫材料、隔汽層和防潮層的連續性和密閉性。
以下為本章節說明:
11.2.1 為確保輕鋼別墅墻體空腔中填充的保溫材料不會塌陷,保溫材料應輕質且回彈性能好,厚度與輕鋼立柱厚度等厚或略厚,通常采用玻璃棉氈等輕質纖維狀保溫產品。
在輕鋼別墅墻體外鋪設的硬質板保溫材料,主要目的是減少鋼立柱熱橋的影響,以防止輕鋼別墅建筑墻體內表面或內部的冷凝和結露。由于輕鋼別墅冷彎薄壁型鋼立柱的傳熱能力比立柱間空腔保溫材料的熱傳能力大許多,其熱橋效應對建筑圍護傳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計算外墻熱阻時應考慮保溫材料的性能折減,參考美國ASHRAE90.1-2001標準,表1為常見空腔保溫材料熱阻值的修正系數。
為減少輕鋼別墅立柱的熱橋效應,防止墻體內部冷凝和墻面出現立柱黑影,宜在外墻的輕鋼立柱外側連續鋪設硬質板狀保溫材料,常見的如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等。嚴寒地區的居住建筑,宜在外墻的輕鋼立柱外側連續鋪設熱阻值不小于1.40平方米*K/W的硬質板狀保溫材料;寒冷地區的居住建筑,宜在外墻的輕鋼立柱外側連續鋪設熱阻值不小于0.60平方米*K/W的硬質板狀保溫材料;嚴寒與寒冷地區的公共建筑,宜在外墻的輕鋼立柱外側連續鋪設熱阻不小于0.50平方米*K/W的硬質板狀保溫材料。
11.2.2 冷彎薄壁型鋼建筑(輕鋼別墅)屋頂保溫材料一般有在吊頂上平鋪和隨坡屋面斜鋪的兩種方式。保溫材料(一般為玻璃棉等纖維類保溫材料)在吊頂上平鋪,節省保溫材料,且其上有通風隔熱空間,可以提高屋頂的保溫隔熱性能。考慮到輕鋼別墅冷彎薄壁型鋼屋頂蓄熱性能低,在采用保溫材料隨屋面斜鋪的方式時,應將保溫材料熱阻按標準要求予以提高以滿足國家熱工標準中屋頂隔熱性能的要求。在構造設計時,應確保屋頂保溫材料與墻體保溫材料的連續性,以防止由于保溫材料不連續而造成的傳熱損失和冷凝。
為減少輕鋼別墅屋頂鋼構件的熱橋效應,防止屋頂內部冷凝和屋頂室內側出現立柱黑影,在頂層吊頂上方平鋪的纖維類屋頂保溫材料,厚度不宜小于屋頂鋼構件截面高度并不宜小于200mm;沿坡屋面斜鋪的保溫材料,在寒冷地區和嚴寒地區,宜增加鋪設連續的硬質板狀保溫材料,以防止輕鋼別墅屋頂面冷凝和室內側出現黑影。